来源:小编 更新:2024-10-18 07:56:33
用手机看
近年来,中国在深海探测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。其中,蛟龙号和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自2012年首航以来,已在中国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第300次下潜。此次下潜旨在观察海底生物分布,采集生物、水体、地质样品和环境参数数据,并测试潜水器功能。此外,蛟龙号还搭载了来自多个国家的科研人员完成第2潜次作业,为国际深海科研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。
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也取得了显著成就,已在各大洋完成230次下潜,推动全球深渊探索。2020年11月,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完成万米海试,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。
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(简称中国科学院深海所)在深海科研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该所党委坚持以深海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大局,带领科研人员攻坚克难,并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。
海南省人民政府、三亚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三方共建的中国科学院深海所,旨在建立完备的深海研发基地,成为国家深海研发试验的共享开放平台。深海所党委注重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,在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发展中推进二者的结合。
深渊科考是深海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22年10月6日,由中科院深海所牵头组织实施的深渊科考队,从三亚启航,前往克马德克海沟完成了两个航段的科考作业。这是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正式投入使用以来,第一次抵达东南印度洋作业。
在东南印度洋蒂阿蔓蒂那海沟底部,深渊科考队员发现了大量的铁锰结核,并利用机械手布放兔年快乐”的标志物,以此恭贺农历新年。据悉,奋斗者号在此区域还将继续执行22潜次,计划3月初返航三亚。
深渊领域的研究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。随着我国深海探测技术的不断提升,深渊领域的研究将更加深入。未来,我国将继续加强深海科研合作,推动全球深海科研事业的发展。
在深渊领域的研究中,我国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积极参与国际合作,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。同时,深渊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将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深渊领域的研究,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重要途径。在深海探测技术的推动下,我国深渊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。未来,我国将继续加强深海科研合作,为全球深海科研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。